潮商网~潮情系五洲·商机通四海

《习仲勋在南梁》在京展出引起广泛关注

陈延夫妇在展出作品前合影。


“这幅画的创作融合了我毕生积累的经验,可以说我一生所学就是为这幅画准备的。”汕头市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陈延这样概括自己的作品。近日在北京中国美术馆,广东省首次举办的全面总结广东美术百年历程的大型展览《其命惟新——广东美术百年大展》中,宽3米、高2米的《习仲勋在南梁》革命题材中国画作品吸引了众多参观者的目光。昨日,记者专程采访了该作品的作者陈延,倾听他讲述这幅大型革命历史题材作品的创作历程。

五易其稿真实反映历史

近日,当记者来到陈延的工作室时,就被室内浓浓的书画作品所吸引,国画、油画、版画等各类型的画作琳琅满目,其中自然少不了《习仲勋在南梁》这幅独具特色的作品。“这幅作品描绘了时任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主席的习仲勋与欢欣鼓舞的军民群众在一起的场面,”陈延说,这幅《习仲勋在南梁》能够入选广东美术百年大展,并且引起广泛关注,是他最高的荣誉。

“创作这幅画,既是对习仲勋等老一辈同志历史功绩的回顾和述说,也是为了表达我对老一辈革命家们的敬仰。”陈延告诉记者,在创作这幅画之前,他查阅了大量的资料,画中所展现出来的每一个细节,都是当时真实的历史反映,创作前后历时5个月,经过5次修改才最终完成。“我花费了大量心血调整人物形象,以求内容更符合史实,画面也更加丰富饱满,最终才决定‘群像’的方式来予以体现。画面中,习仲勋同志的形象高大、亲切,身边环绕着红军战士、工农群众,在麦穗、唢呐和红旗的衬托下,画面中的人物显得生动鲜明,真实可信又层次分明。”陈延指着画作说道。

画中人物如原型极具冲击力

该作品之所以能受到高度关注,重要的一点就是每个人物都活灵活现,具有极强的视觉冲击力,这跟陈延的生活历程分不开。陈延自小在陕北农家长大,父母都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的老兵,而当时习仲勋同志就是一野的政委。陈延告诉记者,这段在延安的生活经历,对于他今后的生活和创作都有着很深的影响,对革命题材更是怀有一种特殊的创作热情。

记者了解到,20世纪30年代,以刘志丹、习仲勋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在党的领导和人民群众的支持下,创建了以陇东南梁为中心的陕甘边区革命根据地,这是土地革命战争后期全国“硕果仅存”的革命根据地,也是当时党中央和各路红军长征的落脚点和八路军奔赴抗日前线的出发点。在这片红色的土地上,中国共产党不仅建立了西北第一个边区级苏维埃政府——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俗称“南梁政府”),更在艰苦卓绝的斗争实践中孕育了伟大的“南梁精神”。

生活中的所见所闻,让这幅作品得以呈现真实的历史,画中的人物也能找到生活中的原型。“就像这个列宁小学的学生,就来自我在延安保育院、保育院小学成长、生活的回忆。”陈延一边指着画中的人物一边告诉记者,画中的战士、女教师和孩子分别代表了革命武装力量、妇女和革命未来接班人这三个群体,也是他当时在延安生活时身边的真实人物,“其实画中的每个人物就是我身边每个真实群体的符号。”

中西画法结合凸现艺术感染力

除了生活带来的灵感,多年磨砺出来的作画功底更不可少。陈延告诉记者,这么宏大的革命历史题材,想要赋予其艺术感染力,单凭国画手法远远不够,还需要结合其他的画法。“在创作过程中,我有意识地把西方绘画和中国画有机结合起来,让作品既保持中国水墨的灵动神采,又具有油画的写实表现力与冲击感。整幅作品传达了一种积极向上、不断前行、革命事业后继有人的振奋感,相当鼓舞人心。”

如今,年届七旬的陈延创作依旧充满了热忱,充沛的感情积累、丰富的生活积累、深厚的技术积累,让他在创作过程中显得游刃有余,而过去的经历总是源源不断地给他带来灵感。“每当站在这幅作品前,所有的感动、振奋交织在一起,每一次我都能深深感受到,那份珍贵的革命情怀一直都珍藏在我心里。”陈延感慨地说道。



▲此文章图文来源:汕头日报

你觉得这篇文章怎么样?

0 0
标签:全部
网友评论

管理员

该内容暂无评论

美国网友

潮汕美食

中国南方特色饮食文化的代表,以海鲜为主,清淡爽口、清甜香嫩而闻名。
在线客服
服务热线

服务热线

0754-88485995

微信咨询
潮商网~潮情系五洲·商机通四海
返回顶部
×潮商网~潮情系五洲·商机通四海

截屏,微信识别二维码

微信号:15362309995

(点击微信号复制,添加好友)

打开微信

微信号已复制,请打开微信添加咨询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