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市妈屿岛:开埠史里发源地 海丝路上商贸点
通花瓷雕花篮《丹凤朝阳》。
通花和瓷花是枫溪美术陈设瓷独步瓷坛之一大门类,一向为世人所称道。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潮彩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叶竹青先生,1978年他担纲设计了国礼瓷三层“友谊”通花瓶,其设计的另一《丹凤朝阳》大花篮送往西德、加拿大、新加坡展览,因技艺精湛而引起轰动,有“上界天工无此巧”之誉。今已跨入耄耋之年的他仍老骥伏枥、志在千里,36年后再续“通花情”,用自己积淀的技艺制作更多精品留给后人。去年6月叶竹青与女儿叶丽虹、女婿吴茂英(两人皆为高级工艺美术师)合作的通花瓷雕花篮《丹凤朝阳》,在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中国陶瓷工业协会举办的第四届“大地奖”陶瓷作品评比会上再度“亮相”,赢得各界人士的高度评价并获得金奖的殊荣,让人们再度享受瓷雕艺术的独特魅力。
今品读的就是这件通花瓷雕花篮《丹凤朝阳》,以揉、捏、塑、浮雕、通雕、线刻等手法及釉上、釉下、色土等工艺制作而成,或雕或彩,或沉或浮,虚实相衬,主次分明,匠心独运,尽显其神。花篮整体高120厘米,其中自篮底至篮沿高60厘米,篮沿至提手顶点高60厘米,篮面直径75厘米,篮脚直径38厘米,造型华贵别致,纹饰丰富多彩,既雍容典雅又剔透玲珑;尤其是凌空飞出呈放射状的篮檐气势,承托起花篮中荟萃着的几百种、上千朵形态各异,大小不一,五彩缤纷的花朵,给人以春色满园的艺术感受。在篮檐下面塑上八只凤凰,嘴衔精巧玲珑的活动吊环和镂空花蕾,微风吹拂下吊环的动与花篮的静形成对比,加上篮的通花与瓷花的结合,相托相映,互露其美,使之显得生机勃发,春意盎然,意韵独具。瞧!花篮的主体用寓意天地无限、生生不息的连续几何纹样雕成镂空通体,在前后两个面再分别粘贴上用妆色土捏制而成的红梅、水仙,“吉祥喜庆”的梅枝干苍劲伸展,枝条细挺,穿插自然,粘贴的花朵缤纷,花苞错落,向背得体,富有变化:“吉利长寿”的水仙花叶片莹润碧绿,粘贴的花朵,或仰俯、或左右、或高低,姿态各异,大小一致。花篮与上面花托的衔接部位、花托的边缘同样使用妆色土进行几何纹样的装饰,给人以质朴典雅的感觉,与花篮主体上绽放的花朵互为呼应,相得益彰,别有一番情趣。
且看这花篮的脚、颈、肩以及边缘,采用了潮彩腐蚀金的装饰手法,分别饰以象征 “富贵不断头”的回纹及蔓草纹样,花篮的提手则运用钩藤的连续纹样,奢华但不娇艳,从而使花篮的主体尽显其“莹、透、素、雅”的风姿。而花篮上绽放的朵朵瓷花则风格迥异,篮中牡丹、菊花、梅花、兰花、水仙、茶花、百合、绣球等数百种、上千朵四季盛开的名花,色彩丰富,艳丽夺目,或捏或贴,有大有小,花瓣柔嫩薄润,极富变化,花叶穿插其间,翻转多姿,既薄又巧,细腻逼真,富有生气。细看每一朵花、每一小叶,无不以手法之巧,都尽收生态之美,令观者为这仪态超俗,永不凋谢之花而赞叹不已!
说起这瓷花制作过程,那就十分繁复了。名师用灵巧之手,使草木之花,婀娜多姿,既有情趣又有意韵。制作时先将花瓣一片一片做,即取一小片瓷泥在手上搓成圆条、压平,再用工具压,刻出花瓣的纹样,放在匣钵里,先烧烤1300度,出窑后再用瓷泥做花蕊,后将花瓣一片一片插上去组装成形。花叶、梗用黑色瓷釉,所有这些完成后进窑炉烧烤。紧接着进行全面修整,后整体喷上瓷釉,再进窑炉高温烧烤。拿出来后又再描金,花蕊加色,又再进窑炉烧烤,通常情况下得反复进窑炉烧烤三次才得以完成。值得一提的是为了解决花篮底座与花托之间烧成的支撑力问题,名师还十分巧妙地用八只变型的凤凰作为衬托,凤凰之间的链接是用瓷泥做成长条状,后用工具将瓷泥的另一边压、卷成一个个环状,再将一个个泥环慢慢粘上,在链接处再配以妆色土做成的凤凰尾羽变化而成的镂空小球,尾羽的纹理则采用描金的手法,使之浓妆淡抹相宜,既赋予祥瑞的寓意,又突出表现主题,妙趣横生。有幸在潮州“叶竹青陶瓷文化研究院”欣赏此佳构,深感这繁花似锦的花篮从设计到制作,确有许多独到之处,可谓“捏”活了花朵,“写”活了春光,让我仿佛闻到丝丝的芬芳,为之陶醉,为之击节。
管理员
该内容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