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商网~潮情系五洲·商机通四海

海门糕仔:讨海生活中的温情故事

  潮汕茶配声名远播,与潮汕在清朝中期成为全国蔗糖生产中心有着直接的关系。在潮汕地区,几乎每县每乡都有不同特色的传统茶配,有这样一款茶配,起源于早期的讨海生活,成名于某个柑橙失收的年份,说起来,这种糕点的出现还带有很大的偶然性,它就是海门糕仔。


  海门糕仔出产于南海之滨,练江出海口处的汕头市潮阳区海门镇。这里人杰地灵,物产丰富,自古至今是我国南大门海防的重要军事要塞。明朝洪武二十七年建成海门所城,名曰“德胜关”,是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海门港是广东省六大优良渔港之一。关于海门糕仔的起源,民间也流传这样的故事。
 

  据《海门镇志》记载,昔年,海门有一位渔民新婚后将要随船出海,贤惠的新娘关心丈夫出海时的饱暖,就将出嫁时带来的糯米碾成粉末,炒熟加糖,精心做成一块块刚好一口吃下的糕仔,并一块块叠成柱状,包上红纸,拿给丈夫当成出海的干粮。过后,其他渔民发现此法甚妙,就竞相仿效,这样一传十、十传百,逐渐变成了当地的一种特色饼食——海门糕仔。

  海门糕仔,成名于20世纪50年代以前,在潮汕有句俗谚:“贵屿朥饼,海门糕仔”,说的就是与贵屿特产朥饼齐名,如今被称为“潮汕八大传统名产饼食”之一。传统的海门糕仔,主要以柔软,有韧性,味道香甜,入口微甜而不干,极具口感而闻名。虽然糕仔的主要原料是糯米、白糖、芝葱朥(芝麻、猪白肉粒和葱粒翻炒)和橙酱四样,看起来简单,但是要制作完成,起码要经过十几道工序,花上十几二十天。


  漫步在海门街头,感受着这个小镇浓浓的海滨风情。渔船、海鲜摊档、天后宫,无不彰显着这个地方与讨海生活密不可分的联系。如今,从事捕捞业的渔民虽然逐渐减少,但许多传统依然保留下来,拜妈祖就是海门人一种重要的习俗,而海门糕仔,则是最理想的祭品之一。





▲此文章图文来源:

你觉得这篇文章怎么样?

0 0
网友评论

管理员

该内容暂无评论

美国网友

潮汕景点

在线客服
服务热线

服务热线

0754-88485995

微信咨询
潮商网~潮情系五洲·商机通四海
返回顶部
×潮商网~潮情系五洲·商机通四海

截屏,微信识别二维码

微信号:15362309995

(点击微信号复制,添加好友)

打开微信

微信号已复制,请打开微信添加咨询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