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发展网讯 聂金秀、记者罗勉报道 记者从汕头市医保局了解到,2024年该局扎实做好待遇保障工作,推动医保支付方式改革,优化医保医药服务管理,推进药品耗材集中采购,提升医药价格管理提质增效,有力推动医疗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切实为群众就医减轻经济负担。
下调职工医保单位缴费比例惠及80多万职工
汕头市阶段性降费惠企减负,2024年起全市职工医保单位缴费比例下调0.5个百分点,全年为全市8.8万多家单位、80多万名职工减轻负担2.65亿元。提高基本医保待遇水平,落实调整居民、职工医保待遇限额与收入分配挂钩,统筹基金年度最高限额分别提高至26万元、46万元。提高异地就医待遇水平,2024年参保人异地就医合规医疗费用报销比例较同期提高约5%。新增住院前急诊抢救待遇,符合条件的费用按住院标准支付。加强大病保障减负力度,优化大病保险分段支付规定,高额医疗费用段报销比例提高5到10个百分点。去年前三季度大病保险基金支付71.62万人次减负4.96亿元,赔付金额较同期提高14.1%。夯实医疗救助托底保障,2024年起门诊与住院救助共用年度最高救助限额,限额从3万元提高至5万元,提高支出型救助对象待遇水平。2024年符合条件救助对象结算41万人次,三重医疗保障体系报销7.08亿元,平均实际费用报销比例约91.77%。优化普惠性商业补充险,2025年度“汕头惠民保”在保费不变的前提下新增住院自费药品费用保障责任,保障范围突破医保目录限制。将心理治疗纳入医保支付范围。联合卫健部门合力推进村卫生站纳入医保结算,截至去年12月底,476家村卫生站签订补充协议纳入结算。推进“双通道”管理,截至去年12月底,55家定点医疗机构、19家定点零售药店服务1.77万人次,减轻用药负担5782.19万元。执行医保药品单独支付政策,普通门诊就医使用范围内药品不设门诊限额,2024年享受单独支付25.89万人次,统筹基金支付3041.52万元。
领取失业金期间失业人员纳入生育保险保障范围
落实积极生育支持措施,取消生育险产前检查支付限额,截至2024年12月底享受待遇2.69万人,较同期增长46%,基金支出6327.67万元增长138%。领取失业金期间的失业人员纳入生育保险保障范围,按规定享受生育保险待遇。居民医保参保人产前检查和门诊施行计划生育手术费用纳入报销范围,2024年为11.31万人次减负2238.24万元。去年10月起将“取卵术”等8个辅助生殖类诊疗项目纳入支付范围,截至去年12月底,门特备案1427人,就医1857人次,基金支付352.71万元。
药品耗材集中采购为患者节约费用约10.72亿元
汕头市在推动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工作方面,深化支付方式改革,助力中医药发展。修订基本医疗保险医疗费用结算办法,健全区域总额控制、特殊项目加成、重症监护辅助目录、特例单议评议等机制,完善总额控制目标和激励分担机制。印发中医优势病种分值库,对中医优势病种给予20%加权倾斜。健全多元化支付,康复病种按床日付费。2024年7月起六个病种纳入康复病种支付方式改革试点范围,设置床日分值解决长期康复治疗需求。截至去年12月底已有9家定点医疗机构签订补充协议。贯彻国家有关部署,推动落实DIP2.0分组。开展国家版按病组(DRG)和病种分值(DIP)付费2.0版分组方案在本市落地工作。
聚焦医药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任务,推进药品耗材集中采购。指导医疗机构做好国家、省组织药品集中带量采购19个批次(平均降幅35.11%)、耗材19个批次(平均降幅58.12%)带量采购的续签填报、协议采购量确认、历史数据填报等采购和使用等工作。2024年度全市共采购国、省集中带量采购中选药品11.04亿元、耗材3.42亿元,为患者节约费用约10.72亿元,有效减轻就医负担。加强药品耗材采购监管,定期监测公立医疗机构药品耗材采购情况,督促进度缓慢的医疗机构自查自纠、立行立改。2024年度全市公立医疗机构采购药品28.61亿元(线上采购率合计为99.99%)、医用耗材20.16亿元(线上采购率合计为99.94%)。强化药品耗材供应保障,定期提取数据,建立健全医疗机构反馈供应不及时问题工作机制,协调多部门配合保障供应,提升医疗机构药品耗材供应保障水平。落实医药价格和招采信用评价,推进落实医药价格和招采信用评价工作,截至去年12月底,尚未发现汕头市医药企业存在违反医药价格和招采信用评价制度的情况。
汕头市还做好医疗服务价格项目定调价,开展辅助生殖、高强度超声聚焦刀治疗等8批次医疗服务价格项目成本调查等工作,开展辅助生殖、高强度超声聚焦刀治疗等8批次医疗服务价格项目成本调查等工作,及时出台辅助生殖类医疗服务项目价格、4批次国家省价格治理规范、“高强度超声聚焦刀治疗”等修订和转归医疗服务项目价格、县域医共体部分医疗服务价格项目同城同价等政策。开展定点零售药店药品价格治理,集中开展药价风险品种治理工作,经治理,20个药品降价幅度1%至82%。部署开展“上网店,查药价,比数据,抓治理”专项行动,上报省局7期典型案例。持续监测医保定点零售药店药价风险品种,治理定点零售药店药品价格,引导药品价格回归合理水平。
▲此文章图文来源:中国发展改革
管理员
该内容暂无评论